一月,最受關注的10個優質營銷創意
2025-07-11 11:59:04

主動管理的醫藥主題基金這麽厲害,難道就真的沒有弱點麽?其實還是有的,這個弱點就是規模。

去年丁香園就讓六一兒童節更有意義,自內部收集文具畫具、玩具手辦、零食鞋服等物品向南大吳小學發起捐贈,與這些小朋友一起過節。甘李藥業在去年時也將六一活動與慈善結合,甘李準備了很多專屬小零食,員工需支付1元善款購買零食,然後由甘李集團匯集善款采購愛心兒童節物資,發給祖國邊疆需要的兒童,一起分享六一的快樂!駝廠去年六一的時候推出「6.1愛心集市」,為北京光愛學校的孩子們送去特別的禮物~博世「小小綠聚人」兒童節推出首屆公益市集,碳中和兒童長卷創作心中的低碳環保生活,閑置的兒童用品都可以在公益市集售賣、交換或贈予~△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四、線上六一兒童節如果你們因為疫情原因不能舉辦線下活動,可以嚐試在線上過六一兒童節,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玩法吧!1、樂高玩具自由拚接搭配去年遊族網絡在六一兒童節準備了線上特別活動,為大小兒童各自準備了樂高玩具自由拚接搭配。

一月,最受關注的10個優質營銷創意

一場線上親子活動拉近彼此距離,擁有陪伴,回歸童年。△親子篇·32塊創造粒△成人篇·大頑童的英雄夢2、曬出童年照去年百度很多同學們都在公司內網曬「兒時的百度同學」,紛紛曬出童年照和長大後的照片,還有對童年的自己說的話。*兒時的百度同學現在的百度同學當然了,沒娃的曬自己,有娃的當然要曬一曬自己和娃的童年照進行對比了,並給寶貝寫一些溫暖寄語,也是很有意思了~*兒時的百度同學我的萌娃小小度延伸一下玩法,大家不妨在群內進行經典「猜一猜」遊戲,猜猜這個是誰的童年照,或猜一猜是誰家的娃娃~3、親子陪伴遊戲互動直播疫情原因不聚集,三七互娛選擇用「快樂星球」線上直播給大家送去歡樂。

一月,最受關注的10個優質營銷創意

一起來玩猜猜我是誰、童音童趣、歡迎來到時代等互動遊戲,還有為大小兒童準備的兒童節專屬頭像定製遊戲,也是非常可可愛愛了!其實線上六一最主要的就是將氣氛帶動起來,一些玩法是大同小異的,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哦:五、兒童節禮物沒有禮物的六一,不是完整的兒童節!這一天,各位行政們給足了員工驚喜與用心,來看看兒童節可以準備哪些禮物吧!1.童年回憶大禮包在六一兒童節為員工準備一份「童年零食大禮包」,絕對可以送到他們心裏,不在多少,全憑心意~△陌陌的零食大禮包咪咪、鈣、大大卷充滿童年回憶童年回憶中,除了那些小時候的零食,還有「童年玩具」可以作為禮物送給員工,也十分應景呢~△快手六一禮盒2.野餐必備禮品這個季節超適合去野餐啦,送一些野餐必備的禮品一定會很受歡迎的~△飛魚野餐墊△西山居野餐禮盒3.定製禮品定製專屬的禮品更有心意,但需要各位行政們提前準備哦~(有需要可以聯係小選啦)也肆集推出「與你童行」兒童節定製禮品,超有趣的「今天不長大」挎包、「玩兒」2挎包讓二次元照進現實,帶員工一秒回到童年;*「今天不長大」挎包/可聯係小選谘詢*「玩兒」2挎包/可聯係小選谘詢還有「無憂無慮」折疊戶外椅等等,在兒童節放下手中的工作,重新找回兒時的心態!*「無憂無慮」折疊戶外椅/可聯係小選谘詢小米為米二代們送上的是專屬定製「米兔手創禮盒」每一款都可以組裝拚接成一個場景,7個禮物組裝完成就可以去探索「世界」~巨人網絡的兒童節禮包中有定製版文件包、塗鴉本、主題貼紙、印章套裝、隱藏帖子!百度為大兒童們準備了由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百度國潮記與河南博物館攜手推出的聯盟考古盲盒,沉浸式體驗學習考古知識~深信服為六一準備了「星際探索」禮包,定製版五合一遊戲棋、背包、星際探索鬥篷……等等。4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專屬定製填色本,開啟充滿樂趣的色彩啟蒙課,也非常用心了~4.實用物品還可以從實用的角度選擇禮物,比如很多公司會直接送購物卡、遊樂場打折券等等。

一月,最受關注的10個優質營銷創意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還可以為孩子們準備兒童電動牙刷套裝,可愛又實用~△百度童年幻想兒童電動牙刷還可以準備背包、餐具、燜燒杯等等一係列生活中可以用到的禮品,讓員工感受到公司的用心。

?作為逃離城市衝動的方向,必須是和平、安靜的存在。兒童樂園專業的策劃團隊會根據主題與家長們進行充分的溝通,力求在布置和活動流程中達到盡善盡美。

?原標題:共享廚房、球幕天文館、15分鍾工位租賃...全球新開商業體還有哪些新場景?場景的綠色氛圍,業態的多元形式,傳統功能的進一步更新,娛樂吸引力的持續增強,保障服務的愈發貼心……這些趨勢正被各地商業極致落地。

繼《全球11大快閃場景,5大頭部玩法!哪個更戳你?》、《全球首個無車商店開業,近期全球首店/新店透露了5大商業新趨勢》)之後,貓頭鷹研究所旗下場景觀察再次選取了全球相對有代表性的新開業項目案例進行盤點,與夥伴們共同探討、分享最新的商業場景玩法和趨勢。綠色場景的打造、可持續理念的應用仍是全球商業的重點發力方向,例如:大麵積綠色景觀的設計融合、可持續能源的收集利用等;

(作者:張羽偉)